在宁河县绩效管理 推动会议上的讲话 县长 张炳江 (2014年11月20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绩效管理工作,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强化认识,二是抓好落实。会前,县委、县政府就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并组织绩效办等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们要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做得到位与否,决定着三个方面:一是决定县和乡镇部门各个领域的整体工作水平;二是决定着我们干部的作风和能力;三是决定我们干部的奖惩。刚才,夏新同志就我老秘网县绩效管理工作作出了详尽的讲解,并就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但是,光靠今天的会议解决不了问题,在座的各位都要认真地学习、认真地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任何一项工作,认识不到位,推进起来就一定有困难;思想不重视,就不可能取得好成就。绩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新型工作,更是如此。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我认为要在这麽几点加深认识:第一,推行绩效管理,是上级的工作要求。绩效管理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综合管理方法,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管理学上早就开始探讨、总结并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属于组织学的范畴,这个学科在我国推行的时间比较短,但是非常重要。我国是2001年左右在福建省率先推行,2008年在全国推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加快推进绩效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抓得非常紧,春兰书记亲自部署。应该说,绩效管理整合了过去考核考评内容,将成为衡量政绩的主要依据,这不仅关系到工作的排名和位置,也反映着干部的能力和水平。第二,推行绩效管理,是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二是转变考核方式,这是内生动力和外部约束的统一。我们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就必须把科学发展的要求细化到各个方面,使每一项工作都要有所遵循、有所约束、都有评价,切实解决急功近利、政绩观偏差等问题。第三,推行绩效管理,是提升工作效能的迫切要求。绩效管理与过去的管理,最大的区别在“绩效”上,绩效就是成绩、效果。我们通过绩效管理,把各项工作分解,实现数字标准量化、软任务硬化,做到有标尺、有标杆、有标准,可以有效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能提升、政令一贯到底。第四,推行绩效管理,是活跃基层的实际需要。绩效管理,管的是干部、理顺的是工作。一直以来,我老秘网县的一些乡镇基层工作不太活跃,不是压力不够,而是活力不足。今年,我们按实力要求,把绩效管理工作延伸到乡镇委局,目的就是打破单项夺杯考核的惯例,通过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多方亮相,推动工作整体上水平。总之,绩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希望同志们认真对待。 二、把握重点,统筹推进 刚才,夏新县长已经提到,我们的绩效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承接市对我老秘网县的绩效考核,一个是县里实施的绩效考评。 (一)承接市对我老秘网县的绩效考评 过去,市里对区县考评,大多只是涉及工作指标排名,压力相对不大。从去年开始,全市全面启动绩效管理,对区县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包括发展指标、工作指标、公众评议、过程评估、察访核验五个重要环节,实打实、硬碰硬,完不成就要问责。去年,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老秘网县的考评成绩总体“良好”,但还有很多失分项和失分点。随着全市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考核的方法越来越严谨,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更要重视这项工作,必须全力以赴,打好2014年的绩效考核攻坚战,拼尽全力、履职尽责,全面完成市里的绩效考评任务,都则,很有可能被别的区县赶超。现在距本年度全市考评仅有一个月时间,如果不能抓好这段时间,今年的工作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二)县里的绩效考评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从今年开始,我老秘网县不再搞夺标竞赛活动,统一实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他是公共管理的一个新理念和新方式,因此,必须把事干细,还得把一些条目弄得简便易行、提高效能,弄得过于复杂,在执行起来就有难度,反而造成效率低下。同时,还要坚持客观公正,激发能动性,增添正能量,如果考核结果不公正,我们的考核就会流于形式,造成负面影响。基于这种认识,下步,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1、科学设置考评指标。这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我们在考评指标的设置上,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上下结合。把市级考核内容、评价标准吸纳到县内考核体系,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链。二是好快结合。考核指标既要对GDP、财政收入等经济增长“快”的方面有所要求,又要对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质量“好”的方面有所要求,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三是共性和个性相结合。被考核单位由于工作性质、职能分工、工作重点不尽相同,在制定指标体系时,既要突出共同性,又要注意差异性,实现考评的科学性。 2、合理确定考评方法。这是确保考评结果公正、准确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在考评方法的确定上,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拓宽考评渠道。既要搞好单位自评、绩效办评测和考评组考核,又要抓好公众评议工作,体现“公开公正、群众公认”这一原则。二要加强过程管理。在加强年终考评的同时,搞好日常管理和监督,着力解决“重结果轻过程、重定性轻量化”的问题。三要落实“层级监管考核”制度。县领导小组统筹全县绩效管理工作,县绩效办负责具体推动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抓好各自的绩效管理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 3、强化考评结果运用。考评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才能发挥出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将考评结果与财务预算和项目经费管理挂钩、与干部政绩和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赏罚分明。另一方面,要充分应用问责机制。绩效考核是管理手段,行政问责是监督手段,两者的目的都在于改进和推动工作。绩效考评要使行政问责具有更加直接的说服力,以此增加约束效果,提高工作效能,推进工作开展。 三、狠抓落实,确保效果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县里已经成立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和考评组,明确了职能分工和目标任务,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从前期工作来看,各个层面都在有条不紊的地积极推进。现在到年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承担绩效考评任务的单位都要由一把手负责,主动担起绩效管理责任,可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落实工作机构,配足配强工作人员,拿出各自实施方案,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落实到位。 (二)要狠抓责任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借助绩效管理这一载体,结合各自职能和承担的任务,把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在梳理一遍,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圆满完成。县绩效办要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如实向被考评单位反馈考评结果;三个考评组要抓好日常检查,加强跟踪问责,严肃工作纪律,防止弄虚作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