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文风是转变机关作风的重中之重。只有转变了文风,工作作风才能得以真正转变。现在,很难看到短小精悍的好文章。文章大都很长而又无味,读起来泛困。包括一些讲话,官样语言,正确无用的废话让人听起来很难受,又不解决实际问题。
: q* d% B5 `. q, W8 c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第一,长文章和正确无用的废话不容易出问题。讲出的话、写出的文章,放到哪里都行,没有针对性也就不易出问题,挑不出毛病来。
^! i N& r7 _8 t) G9 F$ F5 v 第二,长文章和正确无用的废话不会触及矛盾和问题。那些短的、一针见血的文章和讲话最容易触及矛盾和问题,最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所以,为了避开矛盾和问题,写一些官样的长而无味的文章,最安全,最能避开矛盾和实质性问题。
/ j S, |5 i5 ], o. ^3 E5 y1 y 第三,长文章和正确无用的废话不会担责。在这样的文章中找不到应当担责的地方,当然也就是安全的。8 }$ p5 G% _( A2 S2 ?7 ^
如果用这样的文章与讲话来指导工作,对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下大力量纠正不良的文风。邓小平南巡讲话对改变文风有要求,他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5000字,我完成了任务。5000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
6 k1 ^- {) a. R4 s 在党政机关及其部门不仅要抓文风问题,还要抓“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上下一般粗贯彻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会议,起不到好的效果。任何一项工作任务,贯彻到基层都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能照抄照搬,这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