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是领导者发表政见、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每一位领导者都不希望自己的讲话“面目可憎,像个瘪三”,都不愿看到“台上领导滔滔不绝,台下听者鼾声一片”的场面。那么,怎样才能讲得精彩、讲得漂亮,让听者“听趣”盎然、津津乐道呢?
. |7 g" i: Y- X* K( j. T" ` ( p5 W+ y7 o8 \
5 I. d+ f1 t3 x: y/ _* e% ^一、入耳:讲话有新意,引听者入胜
9 [' @1 R5 s6 {6 r4 g% ?
5 _3 h$ Q- e" I0 F: h! g使听者入耳是领导者提升讲话魅力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入耳,就是领导讲话不落窠臼、独树一帜,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听者坐得住、听得进,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反之,如果听者不胜其烦、左耳进右耳出,那么,领导的讲话就成为自说自话,即使讲得头头是道,也丝毫起不到正面效应。
# p& q- i7 D- V, p, I: Z) r0 O( r/ Y5 i. u* H& B
领导者要让讲话使听者“入耳”,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新观点、新见解。领导者从政的各种活动以及对政治的敏感、敏锐,决定领导者能够也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率先接受新思想、新事物,阐述新理论、新观念。如果领导者在每一次讲话中,都能有新见解、新认识,久而久之,便会树立起良好的语言形象。邓小平讲话富有权威性,除了他老人家的地位、威望外,更重要的是他思想的敏锐和讲话的远见卓识。他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三步走”发展战略、“一国两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论述,形成了指导改革开放的邓小平理论,这可以说是领导者讲话以观点新取胜的典型体现。但需要注意的是,领导者在提炼讲话观点时,为标新立异而“语出惊人”,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相左甚至触碰0 s" |. O8 f- k( C) a
“高压线”,就大谬不然了。二是要有新材料、新信息。有些领导一张嘴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总是讲一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而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经验、新问题、新动态、新趋势置若罔闻,长此以往,就会给听者留下讲话没东西、干瘪乏味的印象。新鲜的材料往往是社会热点、工作亮点的折射,领导者要善于捕捉社会、工作中的热点、亮点,敏锐洞察社会、工作中的变化,这样讲出的话才有时代感、新鲜感。三是讲话要有新角度、新方式。有的领导一讲话就是三段论——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加强领导,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的局面可以想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对一些干部的讲话批评道:“他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领导者要让自己的讲话真正说得上去、说得下去、说得进去,就要探寻讲话的新方式、新角度。1945 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时,曾有人问他:“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回答说:“蒋先生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个小草头将军而已。我的‘毛’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意思是说,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国共两党的斗争,本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军事问题,但毛泽东却用“拆字”的游戏方式,轻描淡写地加以阐发,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讲话角度的新奇令人拍案叫绝。 7 ^! r2 w, ~8 v8 r- N
$ X6 ~% q* t e2 A
二、入脑:讲话有深度,促听者警醒 % R% ^1 \5 F( ?6 _5 A3 m
+ z+ F% }+ {) n2 z
使听者入脑是领导者提升讲话魅力最根本的要求。所谓入脑,就是领导讲话精辟、深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使听者有拨云见日、醍醐灌顶之感,而不是听后让人感觉领导胸无点墨、浅见寡闻,为讲话而讲话,收获甚微。
; z' g: l" a' F3 r Q
) H+ {$ q, h; o# ^3 [/ u" I领导者要让讲话使听者入脑,要注意三点: $ `" `3 I, a# {5 N+ ?6 \
7 w, \; b) F( U* J8 c5 B$ M
% C1 T. ` J- }5 h* D( E$ p! v
8 `7 |" S1 |+ g+ [5 l领导者要使讲话让听者入心,要注意两点:
+ `4 v7 e4 ]! @; y, G0 ~. V" G3 L4 M
一是讲话要实实在在,不虚不假。领导讲话的力量不是来自疾言厉色,而是来自领导者的思想和感情。正如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二是讲话要朴朴实实,不矫情。世间万物都“事出有因、事后有理”,说理是领导讲话的重要内容。列宁曾说:“对人民讲话不要故作高深,要通俗易懂。”领导者要想使自己讲的道理能触动听者,就要朴实、大众化,故作高深、云山雾罩,则有故弄玄虚之嫌,让听者甚为厌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就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他经常用一些拉家常似的谈心式话语触及人的心灵,话语中充满着亲和、温和、随和,以及平等、平易、平实的风格特点,让人深感亲切、温暖和感动,不经意中起到感化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的效果。比如,令大家记忆犹新的是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一开口就说“让大家久等了”,接下来又说“大家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言语中一股理解人、关心人的暖流悄然涌动,浸润心田。文 / 田 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