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3月18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历来对“三农”工作很重视,今天的会议很重要。刚才,**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进行了大会颁奖。世云同志就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主题报告,讲的很全面、很具体,我都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过去的一年,全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生产战胜历史罕见的旱灾,实现总产“九连增”,畜禽、果、菜等多种经营稳步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农村建设走在省、**市前列。成绩可圈可点,工作值得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农惠农政策是分不开的,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与广大基层干部和农口部门干部职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朋友为全市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地感谢!
下面,我结合**实际,就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讲五个方面问题。
一、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不放松,进一步巩固农产品生产优势
我老秘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三农”工作是优势、是品牌,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在粮食生产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产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在畜牧业发展上,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同时被授予全省畜牧强市称号;在水果生产上,我老秘网市是中国桃之乡,全省最大的落叶水果基地。以上是我们的传统产业,也是我老秘网市当前农业的最大优势,最响的金字招牌,争项目、争资金和招商引资的最大资本。这些优势不能丢,这些旗帜、牌子要继续扛、继续争,再接再厉,开拓创新,进一步把我老秘网市农业生产的优势做大做强。
一是扩大规模,增加总量。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扶农政策,进一步保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粮食生产要保证面积,加强抗灾管理,确保总产稳中有增。畜禽业要继续发展规模养殖,增加养殖总量。水果生产要通过示范带动、服务带动,集中连片发展,稳步扩大生产规模。玫瑰种植要重点落实面积,确保今年种植达到5万亩以上。
二是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以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为契机,加大良种推广、实用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粮食单产。狠抓科技兴牧,以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养殖为着力点,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和扶持特色养殖,加快畜牧业“一镇一品”发展步伐。以标准果园创建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全面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打造水果精品名牌。
三是改善条件,提高产能。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积极争取和认真实施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配套、大型泵站更新、小农水建设等一批水利项目,扎实开展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粮食产能建设等项目,配套田间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加快农机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变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
农产品加工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近年来,全市上下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批知名龙头企业落户我老秘网市,本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还应当看到,我老秘网市与农业强市、农产品加工大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产加工业发展不足,有规模、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少,知名度不高,带动力不强,竞争力不够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力度,大幅提升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
一是建设大园区。进一步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引导新上项目和企业技改扩能项目向园区集中,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功能,推动集群发展,争创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二是开展大招商。瞄准国际500强、国内100强企业,积极引进与**农业资源相对接的知名企业,借助他们的先进理念、技术、品牌,带动我老秘网市农产品加工业提质提效。
三是整合大产业。我老秘网市农产品加工多数行业突出存在着企业多,但普遍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的问题,影响了产业发展和行业知名度。抓好行业整合,培植大产业大龙头,迫在眉睫。要紧紧围绕麦面、稻米、油脂等优势产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重组,培育一批“旗舰”企业。相关部门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要有实质性突破。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八大报告鲜明的主题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在农村,破解这个难点的方式方法就是加快“四化同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路径的顶层设计,也是我们党关于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科学思考。
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在农村人口不可能大规模进入城市的情况下,需要一个能够承载城乡一体发展的有效载体,新型农村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载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加快向前推进。兴隆镇整镇推进新型社区建设要加大工作力度,要以城镇化为引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争取成为全省小城镇“四化同步”试点。其它**市级新型社区试点和各镇办新型社区试点,要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在规划建设上,要考虑群众的生活便利性和经济承受力,选址尽量靠近城市、中心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对经济条件差、短期无力搬迁的,可通过分期付款、设计小户型等方式减轻农户经济压力。
在资金投入上,要整合危房改造、扶贫开发、土地整理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各种涉农惠民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要采取市场的办法,吸纳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公司,努力突破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
在公共服务上,要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制定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统一标准,完善服务内容,健全工作制度,提升服务水平。要积极探索形成科学有效的新型社区制度体系,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要结合新型社区建设,研究探索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培养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强化农民共同的利益纽带,激发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自治的热情,避免新建农村社区沦为“无人管理庭院”。今年8月份,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现场会将来我老秘网市参观,沿线各镇环境整治的任务很艰巨,请各地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
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农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