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文稿起草工作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每到岁末年初之时,往往是最忙碌、最紧张、最充实的季节。这个时候,各种材料任务特别多、特别急。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文稿写作效率呢?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四点体会。
一、模仿范文写作 模仿,可以说是我们提高写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到,模仿绝不同于抄袭,抄袭是照搬他人的智力成果,而模仿写作是仿佳文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借鉴材料的方式,等等。起草文稿时,特别是对一些未曾写过的材料,有时候自己冥思苦想半天,可能还想不出好的思路,迟迟无从下手,但参照一些范文,依葫芦画瓢,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对初学写作者,效果更佳。如何模仿?可以从仿词、仿句开始,主要是模仿句式、改换词语,然后仿观点、仿篇章,如改换材料、改变主题、改变叙述方式等。记得2008年底,我刚到办公室从事文稿起草工作。有一次,科长要我起草一份公司领导在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的讲话稿,我翻出公司2007年底经济活动分析会领导讲话稿,仿照这篇范文的观点,我结合当时的新形势新情况,运用新的素材支撑观点,在较短的时间里起草了领导讲话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现有资料 现有资料是指文稿起草者已掌握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工作简报、会议材料、重要数据、名言警句等。岁末年初,各种材料虽多,但由于有些工作是相同的,有些道理是相通的,有些现有资料也就可以充分用起来。相比千方百计到处找素材,从“数据库”中直接调已有资料,写作效率要明显高很多。在工作中,我常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利用现有资料:一是直接引用。这常见于对名言、俗语、诗词、典故等资料的引用。恰当地“拿来”这些资料,可有效增强文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一年,我在起草公司新年献词时,从自己的剪报资料中直接引用了“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这句话,为文章增色不少。二是嫁接改造。运用现有资料时,尤其注重精炼和贴切。所谓精炼,就是指现有资料只是为新文稿而服务,叙述事实论据时,要择要交代,把能证明新文稿观点的那部分拿过来就行了;所谓贴切,就是论据和论点相统一。使用已有资料时,必须根据新文稿的需要进行“压缩”“替换”“改造”。三是合并同类。起草文稿时,有时候会碰到这种情况,在几个现有资料中同时有一些可以用起来的素材,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善于对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归好类,去粗存精,保留重要部分,用好关键信息。 三、善于提前准备 在几年的工作中,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计划内的事情提前做,计划外的事情尽快做”,把这个习惯用到写材料上,也是很好的。特别是进入年底,材料任务很重,要提高文稿写作效率,提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底要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呢?一是加强工作统筹。由于岁末年初常规性材料多,临时性任务杂,如果不注意加强统筹、分清轻重缓急,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容易打乱仗,直接影响写作效率。因此,每到11月份,我们就会研究制定文稿工作统筹一览表,做到制定计划不漏事,落实责任不含糊,明确进度不拖拉,以便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提前思考提纲。文稿起草主要包括搜集资料、确定主题、领会意图、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反复修改等6个步骤。如果我们把这项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就可以把难事化易,将急事变缓,让效率提升,使效果增强。三是及早收集素材。起草各类文稿,既要注意大量掌握信息,解决文章内容问题,又要注意从材料堆里走出来,解决好观点提炼问题。为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善于利用网络、报纸等工具,开始搜寻信息、占有材料、储备观点,实现从被动应付工作到主动适应要求,再到超前谋划工作的转变。争取主动,也就赢得了效率。 四、优化工作方式 提高文稿写作效率,还可以在改进方式方法等方面想办法、下功夫。一是分工协作。我们通常根据文稿的难易、急缓程度,采取“一人牵头,全体参与;一人牵头,一人配合”等方式起草。比如,撰写年度工作会议主题报告等大型材料时,一般都会成立写作班子,把几个能写材料的人集中起来,由一人牵头,其他同志配合,各写一块,再统稿,以提高效率。二是限时完成。有时候,文稿写作效率低,主要是因为起草者时间观念不强,没有紧迫感,拖一时算一时,以致耗时长。而实行限时制,要求起草者坚持“准时、优质、高效、负责”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和要求起草文稿,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三是同步推进。从拿出初稿到正式使用,其中还有完善数据、征求意见、呈送领导、校对印制等诸多流程。这些环节如果衔接不好,也会拖延时间。为提高效率,有些环节的工作可以同步推进、交叉进行。四是改善环境。文稿工作既劳心又劳力,文稿起草者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勤学苦练,多出精品,条件成熟的应优先提拔重用,让能力强、贡献大的笔杆子脱颖而出,担当重任。要改善硬件设施,为文稿起草者提供清净舒适的办公场所,减少岁末年初迎来送往等活动,避免外界干扰影响写作、影响效率。作者:陈樟文
* \/ v5 z0 d$ }$ v( ]. P- d7 H" y2 x/ g; {: ?
2 W$ r- q3 |. J. U0 d
, u5 t( m& p ~4 t/ y4 y2 e( U) [& l5 ^7 Y: N/ O# x
# y2 p7 W% X& |5 Z! v* e
3 }: G; `; G1 N# H/ ^: D3 {3 x1 A, ]0 T% q1 ^1 H% F/ {
& O( T* S @* E& P- c1 \, a
" j* w% E0 h( p. W' o
+ a; Z; f: Z! O1 s2 Y y+ {; B8 ]% M, X- ?' i
/ |: M7 t* o! e: ^7 K, V6 F, N; p: n2 ?( z6 p! A/ d. a9 o4 s
, C$ `" L7 L. o& B6 c
) k; u1 Q4 u$ w! C" [
& l% U" L2 H! I) Y }3 K+ q" p
& O+ s( P8 d; C3 `/ }$ R8 [$ f: [* |3 N# h
* C0 W5 Y! c8 h! C& L9 B2 O; D
5 u: ?: a! w7 U/ [. t+ [' l# Y7 E# ~9 \7 C5 z; k
* S m. ~8 x+ C+ A6 ]& y* x
' c5 v o. v& S) ^* Z! q. S7 ~- ^& f; l+ d! C0 K
9 e0 _& A6 U# z$ f( |
# {2 l O# q! o" O
+ ~ L7 t! B6 s2 u
0 w& T+ m5 j/ |$ P
! [% p5 Y' F2 O; [
1 {# {2 N/ r4 U& V8 s& I9 G: u( K, v" [9 `% [. \- n
; H: B5 X; p0 [ C
9 E- R! q, b* y'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