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人生如梦。清晰地记得25年前的今天,老猫写过一篇日记,题为《今年中秋没有月亮》。那时还在他乡求学的我,情绪有些低落,对未来有些迷茫,因为那年最疼爱我的一位长辈病逝了。尽管当年家里入不敷出,他却很奢侈地为我购置了一盏桔红色的小台灯,成为我卧室里最大亮色,一直陪伴我到大学毕业。如今应该是遗忘在故乡旧屋的哪个角落,尘封在岁月里,但每每想起,依然温暖如初。据天气预报,今年中秋我这儿将有小雨,恐难见明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明月依然是25年前的明月,但25年前的未来已经来了。对于无缘赏月,心中已无太多遗憾。而对于当下的生活状态是否满意,却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看着“两只小猫”家中嬉闹、满堂欢笑的片刻,似乎是沉浸在幸福之中。连续三个月没有完整周末在单位码字写稿、劳神费力的时光,似乎又承受在重压之下。徘徊之际,需要有智者引领。仔细品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两句话,心中便释然了。赶巧的是,刚看到小猫这次的家庭作业要写篇作文,题目是《二十年后回故乡》。老猫很是好奇,他会为怎样的未来而奋斗呢? . g u& M* m9 q6 I2 \7 w
) v5 N Y1 B# p: |/ E
! h6 C h' A1 e ]1 P# Z4 L9 [/ F2 A0 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此前老猫多次提及,创办老秘网的初衷是供自己学习之用,未曾料今日能够和数万同道中人一起学习交流。更可喜的是,还有二十多位老秘愿意分享自己的点滴体会,让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如有意加入,请点击了解详情 客服QQ:506070961)连续四年每个工作日晚上保持活跃,成为秘书朋友们加油充电的小课堂。近一个月,共送出8节视频直播课程、11期文字主题交流课程,涵盖学习方法、常见文种、巡视整改、心得体会、案件评改、构思技巧、文章立意、公文语言、信息写作、仕途感悟等多个方面,有紧跟时事学精华,有总结得失谈感悟,有针对病文来评改,有参考范文找思路,还邀请《秘书的秘书》作者胡利民老师来一次在线答疑。公文写作水平不是突击培训出来的,希望通过这种细水长流、常讲常新、思维碰撞的方式,让大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利民老师拒收辅导费,经老猫一再坚持,方同意把辅导费折成他的新书当作奖品回馈给积极参与在线交流的同学。原计划在中秋前搞次活动,却因为临时有事,只好推迟到国庆前,初定为9月29日晚,希望届时群里各位同学踊跃发言哦。
0 W: S& T7 i- ]2 o: E& u% f& {! q* k' [) s9 @
您未购买
或需要登陆才能继续查看
课程信息
课程价格:15文银
* B* x, Q/ Q4 C6 B' {6 c9 A+ b
* [+ F7 j4 ?8 I3 l) a
5 L. v$ ~! d( A
8 O1 b0 O. @6 |, s$ _
上期半月谈文后的十个精彩观点迟迟未补上,这期自是不能偷懒了,欢迎秘书朋友们批评指正。
2 r. h# I' Z9 ]. Y9 \
5 H. G; F/ U' _) ~+ v 7 @2 q, p+ C& \0 L: d5 k
3 X g' c& z. l) v+ {, z% G
1. 要想写出有深度、有高度的公文,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凡事从理论着手,加以理论阐述和分析,站位就起来了,深度、高度就都有了。对公文写作者来说,钻研理论主要指钻研三个方面的理论:一是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等。这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更是公文写作者的必备修养。二是业务工作领域的理论,即业务工作范围内的一些工作理念、思想、观念、原则等。三是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范畴的理论,包括二八法则、多米诺骨牌效应、“100-1=0”定律、历史周期律、破窗理论、塔西佗陷阱、孤岛现象、例外原则等各种法则、效应、定律等。掌握了这三个方面的理论,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联系地、发展地看待事物,就能辩证地分析问题,就能对任何工作、举措加以规律性地阐释和理论化地剖析,就能得出科学合理、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就能让公文的质量跃升一大步。(摘自清水拂心在众秘夜思第622集的讲稿)
8 `( S/ m* O( O @/ h
4 x) i* E) A' |2 u* e* N猫评:辩证思维加上跨界思维,文章就能写得既有思想又有新意。前段老猫写篇学习体会,想到文件中有句话“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方向、找方法、找路子”,立即有了大体思路,就是分“坚持一切工作从新思想中找方向、坚持一切工作从新思想中找方法、坚持一切工作从新思想中找路子”三个部分来谈,半天时间就搞定。 ! r6 q5 W1 R$ Y! b3 m" H4 d
6 i, K- N' m/ t! t2 B 3 Z x: Y# a( T
6 H. i/ L0 p/ D2. 文字表述太过随意。大家看看这句话:“通过做好不合格产品处置、原因分析、问题企业约谈、整改复查、跟踪抽查、督查通报、立案查处等各环节工作,加大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的处理力度,通过监督后处理已完成行政处罚入库5万余元。”这长句里,隐藏着两个语病:其一是,因果关系拎不清。加大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的处理力度,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所以运用“通过啥啥”的限制性状语来形容修饰加大处理力度,是不妥的,而且“做好不合格产品处置、原因分析、问题企业约谈、整改复查、跟踪抽查、督查通报、立案查处”,都是加大处理力度在具体工作体现,不存在通不通过的问题。其二是,长句里两个通过,句式结构显得混乱,文意表达变得很不明晰。显然,后一个通过是多余的。建议改为“加大对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处理力度,加强原因分析、开展问题企业约谈、实施整改复查,推动产品质量稳定提升。截至目前……”(摘自春秋在众秘夜思第616集的讲稿) 3 s# g! i" c E6 i& D' W
% }$ ~" i6 Y. b, M4 k8 S$ ?0 v猫评:公文要求语言干净、详略得当,不能绕来绕去让读者看着累。一个句子里出现两个通过在领导那儿是通不过的。 & |0 E3 r$ v5 n( |$ o) p- u
) o% X- s, V- r8 d+ ~1 A
/ u3 E; F* ~/ n; o: p
/ P# V" V+ r. E3. 写材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看看多思多写才能进步。不动手,就少思考,不思考就一直也写不出来。参照别人的模版,要能看出“道道儿”,明其理,学其式,得其法。一个同学感慨:随便开个什么会都要写一篇党建信息,自己想办法搭桥。我建议:一是穿靴戴帽讲究个搭配协调,党建活动与业务内容要能“配”。二是上层设计讲求个策划周全,策划活动要掌握各种信息要求,先把意义搞清楚,再把形式引进来,最后把业务融进去。三是文稿生成讲求个虚实结合,特别是信息这类文稿的作用,一是传递工作情况,二是要有特色做法、措施、认识、效果等,注重提炼总结。最后说一点,无论是活动,还是信息,都是为了推动某项工作采取的手段,所以一切的出法点和落脚点,还是要围绕工作的目的、意义去做文章。(摘自碎片在众秘夜思第614集的讲稿) 0 M8 r! L8 H) i8 A/ X/ V
$ Y# q+ w' W: C猫评:当年写党建材料经常是党务不足、业务来凑。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党务工作不断的实化细化规范化,纯党建已经很多具体工作可写,推动业务工作更多从新担当新作为角度来切入。
/ @: Z; X% a r
4 G6 i. N) N9 {( @$ X& @- _5 t 4 ^$ j" A) d8 A. S) M1 P; V
* s3 S6 ?) Y! o' ]7 X3 x
4. 要写实写准写活考察材料,功夫也在考察材料之外。要抛开“模板”束缚,紧紧把握住谈话对象这一“源头活水”,在谈深、谈透、谈全面上下功夫。在考察谈话的过程中,为避免谈话人员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谈不出特点,可以要求谈话人员谈3-4个最突出的特点。注重深入了解,要求谈话人员多举例子说明,谈到某一方面的特征时,考察人员要多问为什么,多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透过这些事例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更准确地把握考察对象的特点和性格。在描述干部的成长经历、个性特点、工作实绩部分时,注重运用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勾勒”个人风格,原汁原味“素描画像”。例如用“经常沉在一线现场,晒得黑红黑红,不修边幅,不像个官”来说明干部的工作作风深入,使考察对象的特征“跃然纸上”。(摘自于见亮发表在中国组织人事报上的文章) 0 N+ C( W6 e& x2 {8 Q
, r# Y& m b$ K7 j% t
猫评:个别谈话这招很好用,不光是考察、巡视时用到,时下不少调研、检查也采用了个别谈话这招。最近老猫下基层检查工作牛刀小试一把,切实可以掌握一些真实管用的素材。 9 q# c: }( z0 e/ x- e
* [" d% H- W: c: t1 f 7 [" _1 p7 Z2 d! u" o3 z9 ?( `
) n! e, P) s/ K. c
5. 按照“物以类聚”原则,把具有共性的材料归类分组,也就是“合并同类项”,这个过程就像“扎辫子”。需要注意,辫子往往不是一次扎好,可能要经过几次分类(一般是两次),就像扎好小辫子后,再把小辫子整理成大辫子;或是扎好大辫子后,再梳理出一条条小辫子。第一次分类是比较粗略,把各项工作从 “一个个”变为“一堆堆”,为更精准的二次分类作基础。经过第二次分类,几大块主要工作开始水落石出,工作脉络逐渐清晰。自下而上思考是因,自上而下表达是果,只要做到了“自下而上思考”,那么,“自上而下表达”就会水到渠成,材料架构自然就会成为一个“金字塔结构”,符合“自上而下表达,观点先行”的要求。(摘自何剑文发表在应用写作的文章)
! o- k, `, d% c* Q! R0 j* T
. K* e. Y7 U* |/ B猫评:其实也是一个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写清楚的前提是想清楚。先掌握足够的“大数据”,然后从中梳理读者易于理解的逻辑性观点。 1 |6 p+ H+ c0 k9 H: ]+ z
5 ?2 k5 |9 {# K! R! P
# K3 c* F0 N- B, J$ d
/ l" n4 g/ u+ `0 H. t3 l( N6. 每月研读一篇本单位主要领导讲话。主要领导讲话通常蕴含本单位发展的大局、大势、大事,把这些研究透了、把握准了,起草材料就会方向不偏、焦点不散,业务工作也会容易出彩出效。每月研读一篇古文或古诗词。这是个“偏方”,但大有裨益。学古文有两个好处,一是给文章增色,习总书记很多讲话都引用古文,使得整个文章很厚重。另一个是锻炼我们用笔的精炼程度,公文很多时候需要用很精练的语言进行表述,经常学古文的人能够养成精准用词的好习惯。每季度读一本哲学书。哲学书是我们写材料之人区别于业务人员的重要法宝,也是让我们能够用全局的、前瞻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有力武器,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摘自格书小书童分享的文章) 2 U# N# a! d7 @) l, T. ~6 v" N
! d8 w) I; F6 u9 B# y
猫评:完全赞同文章观点。补充一个写单位总结汇报材料的快速找素材方法,去看单位的发文登记本、收文登记表和单位编发的信息简报,大事要事基本跑不掉。
( f& p0 ^' i4 A% k/ z4 H3 d; R& S, ], d# d; U# u7 K+ P
8 Y: z% D: [2 L! V+ u/ k( i+ e4 \. J7 }# r
' I' h3 Z3 ]% l0 ~- x; }3 ^. c: a, s; W
0 P' f6 ~8 g( v0 M) ?8 O
10.一场调研座谈会的时间一般宜控制在2个小时内,参加人数最好不超过8人。调研点的选择要注重有代表性,先进的、中等的、落后的都应该有。调研报告的框架一般有几种模式:反映情况类——“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经验总结类——“主要做法+成效+启示”;揭露问题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研究探讨类——“情况介绍+研究意义+对策建议”等。(摘自郭跃文发表在秘书工作的文章) * S& K% n" o$ o8 K& L( d
) {6 M9 \! `1 _$ u& V0 P3 Y猫评:亲们,切记调研报告不只是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种套路哦。 1 z3 X5 _/ d; O. A/ W1 i
, X7 l: I9 S. {9 }: z* w- q
+ u m- y2 `4 N* [- ^% }7 Z
) O- g& @, ^5 I. K! \3 y; W/ v; L
9 l# F1 S% t- U' u' t: m7 d# G7 \9 V# n4 z6 W9 C
- u* k% P. K' x# @- i0 \4 {5 s- E* R, e/ p7 G- n! M
文稿评改演播室课程预告(QQ群:366351120,如有意加入,请点击了解详情 客服QQ:506070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