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三大基础问题:语法、歧义、标点符号
公文写作三大问题:语法、歧义、标点符号语法问题
一、 配合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例2:人们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干劲十足。
2.述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3: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长桥大队自力更生解决饲料问题的经验。
例4: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3.定、状、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5: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例6: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4.主语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7:化肥厂、农具厂、农忙托儿所等都已建成,并投入了生产。
例8: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
二、 成分残缺和多余
1.主、谓、宾语残缺
例9:经过这次学习,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例10:在万恶的旧社会,逼得我们穷人逃荒要饭,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2.缺少必要的定语、状语
例11: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3.主、谓、宾语多余
例12: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例13: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4.定、状、补语多余
例14: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例15: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
三、 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16: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定语错放在了状语的位置上。
例17: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
3.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18: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19: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的方法。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20: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
四、 句式杂糅
1.两句混杂
例21:听了张莲等同志的动人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例22: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2.前后牵连
例23: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3.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缺乏紧密联系
例24:大家如果不认真学好语文,就不会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4.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例25:胡庄第一年晚稻改早稻,就获得了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6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供应粮了。
5.关联词语应用错误
例26:不管当地气候条件极端不利,探险队员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例27: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公文写作中的歧义问题
1.选词不当,造成对概念的误解,引起歧义。
例1:“人大” “南大”
例2:误用方言土语,如长沙话中“蚊子”兼指“苍蝇”
例3:误用贬义词,如“小王革新了工作方法,许多人知道后纷纷效尤”。
2.语序不当,造成被限定说明的对象不明,引起歧义。
例4: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几个技术革新小组的代表。
3.个别词词性不明,引发歧义。
例5:A先生和B先生的法律顾问来过事故现场。
4.忽略了对含义不确定的词或词组的限定修饰,引发歧义。
例6;参加工作15年以上的职工一年可享受10天以下的带薪旅游假。
5.滥用省略,造成成分残缺,引起歧义。
例7:经研究,县政府同意A乡政府报告。
6.多义词造成语法不明,引起歧义。
例8:由于没有学习文件,我们对此知之甚少。
7.错用数量词,引起歧义。
例9;我们要严厉打击少数犯罪分子。
8.错用标点符号,引起歧义。
例10: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反对,A国侵略者支持B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1.小王革新了工作方法,许多人知道后纷纷效尤。
2.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几个技术革新小组的代表。
3.参加工作15年以上的职工一年可享受10天以下的带薪旅游假。
4.经研究,县政府同意A乡政府报告。
5.我们要严厉打击少数犯罪分子。
6.A先生和B先生的法律顾问来过事故现场。
7.由于没有学习文件,我们对此知之甚少。
8.他原来是个廉洁奉公的人。
9.省政府已向我老秘网县调拨粮油、棉被、帐篷等救灾物资。
10.王市长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问题
**** Hidden Message *****
学习啦,举例说明,一看就懂 真的太好了。很不错。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讲得很好就是内容再丰富点就好 文章的好于坏暂且不论,至少要把语句给弄顺了。 方位短语由名词性短语或者动词性短语加上方位词构成,方位短语不能独立成句,因此也是粘着结构。 借调公务员:在省委大院上班啥滋味 受益匪浅,语法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语法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1995)中《标点符号用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