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
发表于 2020-3-24 15:57:52
么办”的问题。这种结构方法在揭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文章中较多用到,老秘网认为,其优点是:意蕴深刻,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把握规律。比如一篇题为《干部分流为什么步履艰难》的文章,第一部分列举了干部分流以难以推行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则不惜笔墨分析原因,包括“架子”难放、经济风险难当、舆论压力难受、惰性难改等等,然后在第
si0301
发表于 2020-4-1 18:46:02
淡化“官念”;放下架子,换位思考;主动适应,找准位子;迎接挑战,重塑自我。
小宝宝
发表于 2020-4-5 11:04:08
一种是“三段式”,即第一部分摆情况,第二部分对情况进行抽象分析,探寻原因,揭示本质,第三部分再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这种结构方法在揭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文章中较多用到,老秘网认为,其优点是:意蕴深刻,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把握规律。比如一篇题为《干部分流为什么步履艰难》的文章,第一部分列举了干部分流以难以推行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则不惜笔墨分析原因,包括“架子”难放、经济风险难当、舆论压力难受、惰性难改等等,然后在第三部分提出办法,最根本的办法是搞好自我心理调节:转变观念,淡化“官念”;放下架子,换位思考;主动适应,找准位子;迎接挑战,重塑自我。这类文章由于理性思考的分量较重,常能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虚无
发表于 2020-4-5 20:50:34
两种结构,各有优点,值得借鉴!
一叶知秋1988
发表于 2020-4-7 17:01:53
认真学习,仔细研究。
fangchubo
发表于 2024-1-13 08:52:41
调研文章的结构,常见的是两个部分:前言和主体。前言总括性地交代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以及调查的内容和目的等,也有的文章会把主要内容放到前言部分提纲挈领地点一下,以引起读者注意。主体即文章的主要部分。调研文章一般没有专门的结尾,正文写完也就结束了。这里所要探讨的是文章主体部分的内部结构。常见的方法有三种:
gaoxueren
发表于 2024-6-1 07:33:55
调研报告写作有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