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来 发表于 2021-2-8 09:04:37

我主张,写讲话稿,首先要研究“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查研究”),而不要先研究“字”(“字”怎样写,其实对我们在座的各位来说,已经不是很大的问题)。先研究“字”,容易陷入误区,形成僵局。
  研究“事”,可谓“思想家”;研究“字”,可谓“文字匠”。起草讲话稿,首先要求我们是“思想家”,然后才是“文字匠”。

奥巴牛 发表于 2021-2-8 11:33:01

hhshsh大家肯定就是接电话精神上的华盛顿

踏雨行歌 发表于 2021-2-18 12:01:59

谢谢分享!认真踹摩,仔细研读,受益匪浅.

天爱1978 发表于 2021-2-19 02:54:29

谢谢分享!太需要手把手教导的经验了

暗山崖 发表于 2021-2-19 16:19:29

研究“事”,可谓“思想家”;研究“字”,可谓“文字匠”。起草讲话稿,首先要求我们是“思想家”,然后才是“文字匠”。

张祥飞爱拼搏 发表于 2021-2-20 16:11:30

研究“事”,可谓“思想家”;研究“字”,可谓“文字匠”。起草讲话稿,首先要求我们是“思想家”,然后才是“文字匠”。   实际上,讲话稿,是讲话,而不是讲“字”。讲话,就是说话,就是用“话”来研究、部署工作,提出对工作的要求。而这些“话”则是我们起草者和领导同志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通过研究其“事”得出的,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讲话稿。   比如说,研究“事”,主要研究三个方面:

果冻补丁喜之郎 发表于 2021-2-22 10:07:12

不觉鸟声喧 发表于 2021-2-22 16:36:06


  我把这种情况称作为不会“开门”或“开不开门”。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写作思维方式,不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也就不会“开门”,而不会“开门”,也就很难写出优秀的讲话稿。
  我的体会和理解是,讲话稿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是对事

pdk2587 发表于 2021-3-1 22:52:20

感谢分享                        

飒浪王 发表于 2021-3-2 11:23:19

我把这种情况称作为不会“开门”或“开不开门”。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写作思维方式,不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也就不会“开门”,而不会“开门”,也就很难写出优秀的讲话稿。
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查看完整版本: 30年老秘书手把手教你写领导讲话稿